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定期举办“科技与教学论坛”、 “名师风采大讲堂”、“教师教学大讲堂”等各类教学学术报告,从教师教学发展、教学能力提升、学科教学研究和教学教育研究四个方面,培养优秀教师的学术视野,加深其对教学本质和教学规律的理解,促进自身教学思想和高品位教学文化的开拓,以教学学术促进教学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



类型 |
题目 |
时间 |
主讲人 |
人数 |
教师教学发展 |
期刊论文写作实力分析与心得分享 |
2014.11.19 |
林焕祥 |
55 |
Rethinking Science Education: engaging young children in modelling practices |
2014.11.21 |
Wouter van Joolingen |
50 |
高校教师压力管理及心理调适 |
2015.5.27 |
魏红 |
50 |
PCK概念的推演和发展、学习与记忆、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的实施 |
2015.6.1 |
张世忠 |
35 |
面向基础教育,开拓学科领域——情感教学心理学 |
2015.11.12 |
卢家楣 |
30 |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及思考 |
2017.4.7 |
魏红 |
160 |
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与培养 |
2017.4.7 |
李赛强 |
160 |
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
2017.4.7 |
胡卫平 |
160 |
建设教师教学提升和发展的优质服务平台 |
2017.4.7 |
鲍崇高 |
160 |
重庆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作思路与实务 |
2017.4.7 |
付红桥 |
160 |
大学教学的学术规范 |
2017.4.7 |
谢维和 |
160 |
How to Publish |
2017.5.16 |
Ralf Schwarzer |
30 |
信息化环境下基于APT的教学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 |
2017.11.23 |
张屹 |
50 |
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问题与方法--兼谈国外访学的思考 |
2017.12.22 |
韩锡斌 |
50 |
大学STEM教学改革 |
2018.1.15 |
柳秀峰 |
200 |
教学能力提升 |
Recent Research on Creativity |
2014.7.19 |
Runco |
40 |
教师课堂科学用声技巧和嗓音保健 |
2015.11.6 |
党君 |
30 |
微课研究与实践 |
2015.5.19 |
傅钢善 |
210 |
有效的大学教学实践 |
2015.6.13 |
Robert A.Reiser |
35 |
教学艺术纵横谈 |
2015.9.24 |
刘三阳 |
220 |
Beyond Flipped Classrooms: Evidenced Based Foundations for Advanced Learning and Teaching |
2015.9.26 |
Michael J. Jacobson |
50 |
网络与移动环境下的教学实践与研究 |
2015.12.1 |
张屹 |
30 |
教师课堂科学用声技巧和嗓音保健 |
2016.4.21 |
何明家 |
40 |
互联网环境下的文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
216.11.18 |
胡亚敏 |
125 |
Facilitating Student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through Discussion: A Rubric for Peer Groups |
2017.6.24 |
David Stein |
35 |
教师的语言魅力和课堂呈现 |
2017.11.24 |
何明家 |
45 |
师德形象与沟通礼仪 |
2017.11.9 |
吕俊涛 |
25 |
PPT课件设计与开发 |
2017.12.8 |
卜彩丽 |
45 |
学 科 教 学 研 究 |
视觉通路的数学模型 |
2014.5.10 |
陶乐天 |
30 |
眼动研究范式、眼动数据分析及其眼动方法取得的心理学研究成果 |
2014.6.20 |
白学军 |
30 |
顿悟与创造性思维的心理与脑机制 |
2014.7.17 |
罗劲 |
30 |
人类记忆过程的神经机制研究 |
2014.7.17 |
郭春彦 |
30 |
基因敲除动物制备及其在学习记忆研究中的应用 |
2014.9.27 |
乔艳宁 |
30 |
自持续活动神经网络中的临界态与功能网络 |
2014.10.18 |
王圣军 |
45 |
大脑发育的分子机制 |
2014.11.1 |
赵善廷 |
50 |
眼动研究实验设计及指标选择 |
2014.11.4 |
杨海波 |
50 |
基于网络的神经振荡模式分析及其在认知科学中的应用 |
2014.11.24 |
张涛 |
30 |
抑制突变LRRK2激酶活性对PD模型动物的保护作用 |
2015.8.30 |
刘朝晖 |
25 |
视频学习的眼动与ERP整合研究 |
2015.7.31 |
包雷 |
30 |
脑电零参考技术原理及其应用 |
2016.9.16 |
胡世昂 |
25 |
社会联系与动物情绪、认知和行为的关系 |
2016.6.4 |
贾蕊 |
24 |
遗传工程小鼠的制作与繁育 |
2017.9.26 |
朱敏生 |
27 |
心衰及主动脉瘤 |
2017.9.26 |
James T.Stull |
30 |
智能导学系统 |
2017.7.6 |
胡祥恩 |
35 |
Trend and Direction of Digital Learning Research |
2017.6.24 |
谢魁 |
|
Nonparametric statistics: An example using teacher assessment practices data |
2017.6.24 |
Dorinda Gallant |
30 |
情绪对执行功能的影响及其脑机制 |
2017.6.10 |
罗跃嘉 |
50 |
青少年抑制障碍的认知神经基础研究 |
2017.6.9 |
李红 |
30 |
创造性分子遗传学进展 |
2017.5.9 |
张景焕 |
20 |
奖赏学习调节视觉信息的处理与选择 |
2017.5.8 |
李晟 |
26 |
大麻素对记忆、抑郁、焦虑和意识的调控 |
2017.3.24 |
张遐 |
40 |
科 学 教 育 研 究 |
US K-12 Education System --A Example of Gahanna Lincoln Pubic School District |
2014.6.18 |
Hank |
35 |
21世纪技能反思现代的大学教育 |
2014.6.18 |
包雷 |
35 |
知识的微观建构研究:框架、方法和实例 |
2014.4.21 |
辛自强 |
26 |
科学学习情意因素探讨与发现 |
2014.11.19 |
洪瑞儿 |
55 |
焦虑对决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
2015.11.6 |
罗跃嘉 |
90 |
教育责任重大、教育令人神往—兼谈人才成长之要素 |
2015.10.30 |
房喻 |
220 |
类推理和否定的研究 |
2015.9.3 |
张丽 |
30 |
Creative Cognition: What happens before and after idea generation |
2015.6.21 |
Roni |
40 |
Chinese Creativity: Conception and Measurements |
2015.6.20 |
牛卫华 |
50 |
创造力培养的三种理论:兼谈相关研究方法和实践意涵 |
2015.6.20 |
戴耘 |
50 |
美国州级和联邦级的测试和评价 |
2015.6.19 |
Mark |
30 |
加强教学改革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2015.6.12 |
赖绍聪 |
220 |
对分课堂:中国原创的高校教学新方法 |
2015.5.26 |
张学新 |
70 |
如何做好科学研究 |
2015.4.25 |
李红 |
28 |
探究与论证和反论证的关系 |
2016.12.6 |
洪振方 |
40 |
发展心理学教学模式探讨 |
2016.12.20 |
王贞琳 |
45 |
心理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 |
2016.8.27 |
辛自强 |
35 |
关于创造性实验研究的若干思考 |
2016.5.13 |
周治金 |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