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校内应用>>正文
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项目
 

“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项目”是我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设立的校级教学改革项目,旨在引导我校教师将新思维、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通过教学模式创新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创新人才培养。2015年以来,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面向全校教师设立了“教师教学发展专项基金项目,共设立143个项目,共资助经费128万元。

 

在项目申报阶段,中心邀请专家指导、咨询、帮助老师们修改完善申报书,对拟同意立项的项目提出修改意见,帮助其进一步完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中心定期举办教学沙龙对项目进行跟踪检查和指导;在中期检查阶段,通过收集项目中期检查表,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反馈意见和建议;在结题验收阶段,通过展示汇报,专家现场点评。

 

为促进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究项目的研究和相关研究阶段性成果真正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心定期举办“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教学沙龙”,共举办教学沙龙31期,每期一个主题,邀请45位相关项目主持人做主题发言,介绍项目研究和教学实践情况,开展交流研讨。至今共邀请123位教师作主题发言,占主持人的90%以上;每次参加校内外师生人数约1020人,共有近470余位校内外教师及研究生参加。 

中心开展“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项目”沙龙情况

年份

期数

沙龙主题

2017

第三十一期

信息化条件下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应用与实践

第 三十 期

信息化条件下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与实践

第二十九期

信息化条件下大学英语等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应用与实践

第二十八期

信息化条件下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与实践

第二十七期

翻转课堂及PBL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第二十六期

基于创新思维与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实践

第二十五期

基于实践导向与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实践

第二十四期

大学体育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第二十三期

英语写作及外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第二十二期

信息化条件下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应用

第二十一期

基于BB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与实践

第 二十 期

基于PBL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实践研究

第 十九 期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第 十八 期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与实践

2016

第 十七 期

信息化条件下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应用

第 十六 期

信息化条件下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应用

第 十五 期

信息化条件下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第 十四 期

大学英语及基础法语教学

第 十三 期

社群项目交流研讨

第 十二 期

PBLSCL教学模式在不同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第 十一 期

基于微信微博互动平台的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大学英语及基础英语教学

翻转课堂教学

信息化条件下课程化教学模式创新与应用

英语、思政等课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

实验、实践性教学

2015

翻转课堂和信息化教学

实验、实践性教学

英语、思政课教学

翻转课堂与信息化教学

为更好地发挥项目对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的示范引导作用,中心将2015年度结题的34项项目结题报告汇编已经出版,书名为《高校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2015年)》,供各教学单位领导、项目主持人、参与人参考。2016年度结题的42项结题报告已经遴选出37篇,正在编辑出版之中。

 

项目实施以来取得的实际效果

1.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以学科教学为基础,以创新型人才为培养为目标,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如QQ、微信、BB教学平台等)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探索具有学科特点的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学模式与方式方法,并通过引领示范推动相关学科的信息化教学。通过教学沙龙汇报和结题汇报展示,涌现出了一批从事教学模式创新的积极分子,他们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利用、在教学中进行改变方式方法,采取了“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改变课程考核方式,更加重视平时成绩的考查,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好评。

2.实验、实践型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地理学与旅游学院的苏慧敏老师、教育学院的乜勇老师等许多老师应用信息化技术在实验课及实践性教学环节做出了有效的尝试,提高了实践性教学的教学质量,受到了学生的好评。

3.思政课、大学英语、大学体育等公共课教学模式创新

通过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项目,中心扶持了一批公共课教学研究,他们在“思想政治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英语”、“大学体育”课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大胆创新,使教学活跃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分组探讨、自我展示的积极性,出现了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并开展了新的课程评价与考核办法,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4.思维型教学理论引领下的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许多老师通过项目实施探索性的进行PBL教学法、创新创业活动(如开展创客教育、开设STEM活动课程等)、在教学中采取了交互式教学,开展了师生互评、同侪互评,突出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与能力。

 

主持“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项目教师的获奖情况

通过近三年的探索与实践,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已初步形成了以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项目为依托,通过主持或参与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项目研究、参加教学沙龙、每位主持人必须开展2次以上教学实践汇报,许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信息化技术应用、课堂教学质提升等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和提高,从无基础、无经验的新手迅速成长为教学骨干。仅以2017年为例,在中心参加主持过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项目的20余名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学评比及教学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校级教学质量优秀奖的8人次;获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二、三等奖的5人;获得首届课堂教学创新一、二、三等奖4人,获第二届陕西省微课教学比赛一、二、三等奖5人;获第二届教师实验教学创新技能大赛二等奖2人;获校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2人。

 

教学研究成果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情况

在开展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活动中,支持并鼓励教学学术研究,使教学研究成果固化为研究论文和教材等。2015——2017年年项目主持人共发表和指导学生发表论文24篇,出版教材2部,获软件著作权1个。(201513篇,出版教材一部;2016年发表论文6篇,获软件著作权1个。2017年初步统计发表论文5篇,出版教材1部)。

 

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的评价

我们在项目结题时要求项目主持人必须提交学生对教学的评价与反馈意见,主持人除了在结题报告中进行汇报外,还有一部分老师通过调查问卷、学生提交单行材料等多种方式征求学生的评价意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追踪改进,巩固并完善教学研究成果。2015年以来,共有10余位老师制作并进行了调查问卷,提交了单行材料的老师有35位。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 陕西师范大学